仓储配送 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新闻中心 > 信息正文

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分析

发布时间:2024-05-20 19:04:46

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全国实行“以经济效率为中心,兼顾公平”的倾斜区域发展政策,支持并鼓励将经济发展的重点向优势地区倾斜。其中尤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对外开放在经济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,经过近30年的发展,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层次分布明显。从地域角度横向比较来看,我国的经济空间结构自东向西表现出明显的梯度差异(如图8-5所示),与区域自身的区位条件相适应。其中第一梯度为东部沿海各城市;第二梯度为中部内陆地区城市;第三梯度为西部地区城市及内陆边境地区。从图8-6各地级市经济总量的随机分布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,全国各地级市按地区GDP总值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:其中第一层为1000亿~9160亿元的城市或地区,共有46个,占全部统计城市或地区的14%,但它们的GDP之和占全国GDP总额的50%以上:其中主要为东部沿海城市、省会城市、直辖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;第二层为地区生产总值为40亿~1000亿元的地区,共74个,占全国GDP总量的22.8%,主要为中部铁路干线沿线城市及枢纽城市,且呈现第一层次地区集聚的态势,地域集中性和沿交通干线指向性明显;第三层为地区生产总值在400亿元以下的城市及地区,共”4个。

综上有关地级市层面经济发展空间分布和数量分布的分析可知,我国的经济发展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:第一层为沿海发达和内陆核心城市,其特点为经济总量大,交通区位优势明显,具有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经济辐射能力;第二层为东中部地区区域范围内较为发达的城市,其一般围绕第一层城市而分布,具有区域范围内的经济辐射能力;第三层主要为内陆不发达城市,其一般位于西部地区和前两层城市的边缘地带,经济辐射能力较弱。

相关文章